庐阳教育搞了个大动作!最近,他们在逍遥津小学金都华庭校区办了一场“跨学段融合”教育品牌展,名字听起来有点高大上,但说白了,就是让幼儿园和小学无缝衔接,帮孩子们更好地从幼儿园迈进小学。这活动可不简单,歌舞表演、案例分享、圆桌论坛,热闹得像过年,家长、老师、孩子都来了,现场气氛火爆!
这场活动最吸引人的地方,是幼儿园和小学联合起来,展示怎么让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不“懵圈”。七所幼儿园的孩子们表演了歌舞,个个活泼可爱,像是给大人展示了他们的成长。小朋友们不仅会唱会跳,还展示了拼搭才艺,脑子转得快,手也巧!家长们看得眼睛都亮了,直说这活动办得值。
幼儿园和小学怎么“搭桥”?庐阳的做法很实在。他们从幼儿园小班开始,就把入学准备融入日常教学。不是死板地教知识,而是通过益智游戏、习惯培养,让孩子们学着自己管理自己。比如,教孩子怎么整理书包、按时吃饭,这些小事看着简单,但对刚进小学的孩子来说,太重要了!家长们也说,孩子学会自己收拾东西后,家里都省心不少。
更厉害的是,庐阳还建了个“四级教研网络”。这话听起来复杂,其实就是把120所幼儿园和34所小学“绑”在一起,互相学习,共同进步。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经常凑一块儿,讨论怎么教孩子。比如,孩子刚进小学,容易不适应,老师们就设计专门的课程,帮孩子慢慢调整节奏。这就像给孩子换了个新环境,先扶着走两步,适应了再放手。
家长也被拉进了这场教育改革。庐阳定期办专家讲座、家长沙龙,让家长和学校一起出力。有的家长分享,以前总担心孩子上小学跟不上,现在学校提前教了学习习惯,孩子入学后完全没掉队。数据也挺亮眼:庐阳全区幼儿园都参与了这种“幼小衔接”,覆盖率100%,家长满意度高达95%以上。这说明啥?大家伙儿都觉得这法子靠谱!
小学这边也有新招。庐阳把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定为“适应期”,专门开了入学适应课程。比如,教孩子怎么听课、怎么和同学相处,课程内容都贴近生活。有一位老师分享,他们班有个小男孩,刚入学时总坐不住,后来通过游戏化的课堂,慢慢学会了专注听讲。这不就是“润物细无声”吗?孩子学得开心,家长也放心。
这场活动还开了圆桌论坛,老师和家长坐一块儿聊“跨学段融合”。有位幼儿园老师说,他们会带孩子去小学“探营”,让小朋友提前熟悉教室、操场,减少陌生感。家长们听完直点头,觉得这招贴心。还有位小学老师提到,他们会根据幼儿园的教学进度,调整一年级的课程难度,确保孩子不觉得太吃力。这样的交流,真是把家校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。
庐阳的“跨学段融合”不只是喊口号,而是真干实事。他们还组建了“联合学习共同体”,名字有点拗口,但意思简单:幼儿园和小学老师一起研究教学,遇到问题马上解决。比如,有的孩子入学后不爱说话,老师们就设计小组活动,鼓励孩子开口。这种针对性强的做法,让孩子们的适应期缩短了不少。
数据也能说明效果。过去三年,庐阳的幼小衔接项目覆盖了全区所有公办幼儿园和小学,参与的孩子超过2万名。家长反馈显示,80%的孩子在入学第一个月就能适应小学生活,比以前提高了30个百分点。这说明,庐阳的做法确实让孩子少走了弯路,家长也少操心。
这场活动不只是展示成果,还让大家看到了教育的温度。老师们不光教知识,还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。比如,有个幼儿园老师分享,他们会通过讲故事、玩游戏,教孩子怎么面对新环境带来的压力。家长们听完感触很深,说这就像给孩子穿上了一件“心理防弹衣”,让他们更有底气面对小学生活。
庐阳的努力,也让大家对教育有了更多期待。家长们开始讨论:幼儿园和小学能不能多搞点这样的联动?以后能不能把这种模式推到初中?这些问题抛出来,现场气氛更热烈了。大家都觉得,教育不是学校单打独斗,而是得家校一起上心,才能让孩子走得更稳。
这场活动办完,庐阳的教育改革又往前迈了一大步。他们不光关注孩子学了啥,更在乎孩子能不能适应、开不开心。这种“以孩子为中心”的做法,真有点像家里长辈操心孩子成长,细致又贴心。未来,庐阳还打算继续深挖“跨学段融合”,让更多孩子受益。你说,这样的教育,谁不爱呢?
众和配资-股票配资网官网-按月配资平台-股票上杠杆资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